当前位置:首页 > 面包 > 正文

450克吐司面包蒸几分钟?

2023-01-06 13:08:10  来源:网络   热度:

一、450克吐司面包蒸几分钟?

大约要蒸40分钟左右,因为450克面包九两也是很大的,一般我们在家蒸馒头,一个馒头大约三两左右,也要蒸30分钟,面包可以蒸,也可以用烤箱烤,都是很好吃的

二、超软450克吐司面包做法是什么?

准备材料:吐司粉400克、奶粉35克、盐3克、白糖40克、酵母3克、黄油30克、鸡蛋(55克)1个、纯牛奶125克

1、准备食材。

2、厨师机桶里先放液体,牛奶和鸡蛋,白糖和盐放两边,预留10克液体,因为每种面粉吸水率不同,不够再添加。

3、倒入奶粉和吐司粉,在面粉中间挖一个洞放入酵母粉,盐和白糖不要和酵母直接接触,以免会影响酵母的活性。

4、二档揉面直到能拉出结实的粗膜。

5、把面团转移到案板上,无需发酵,无需滚圆,直接分割三个面团,稍微整理一下,盖上保鲜膜防止风干。

6、取一个面团,无需松弛,直接用擀面杖从中间往两头擀开,长大约40公分长。

7、无需翻面,直接从上往下卷,卷的时候力度要匀称,三个依次卷好,盖上保鲜膜防止风干。

8、取一个卷起来的卷,无需松弛,用擀面杖直接从中间往两头擀开,长约50公分。

9、从上往下卷起来,卷的时候力度要匀称,三个依次卷好。

10、放入吐司盒子,送入温度35度,湿度75度的发酵箱发酵,没有发酵箱盖上保鲜膜放入烤箱,放一碗温水增加它的湿度,发酵到9分满。

11、送入预热好的180度的烤箱,烤30分钟。

12、时间到后就可以取出食用了。

用料:高筋面粉、细砂糖、盐  、牛奶、鸡蛋、干酵母、无盐黄油。

超软450克吐司面包做法如下:

1、在常温牛奶中加入干酵母和鸡蛋,搅拌均匀待用。

2、厨师机和面桶中加入高筋面粉270g、细砂糖30g、盐2g。

3、打开和面机低速搅拌,同时加入酵母水。

4、成团后加入无盐黄油40g,继续中速搅拌至黄油被面团充分吸收。

5、黄油被面团吸收后,转高速揉面10-15分钟。

6、揪一小块面团,使面团可以拉出很薄的膜并且薄膜的破口非常光滑的状态即可(手套膜)。

7、盖上保鲜膜,温暖环境(大概25-30度)发酵至2倍大(约40-60分钟)。

8、判断面团是否发酵完成:手指蘸干面粉插进面团中,面团不回缩、不塌陷即可。

9、取出面团,手指按压排气。

10、折成三折,平均分成3份。

11、揉圆,盖上保鲜膜休息10分钟。

12、将面团擀长卷起,卷成长条状。

13、保鲜膜盖好,再休息10分钟。

14、取出休息后的面团擀长,卷成条状,接口朝下,放进吐司盒里(450g吐司盒)。

15、盖上保鲜膜,在25-30度的环境进行二次发酵。

16、在微波炉里放一碗热水,把吐司盒放在旁边,关上微波炉的门,发酵至吐司盒9分满(大约1小时)即可。

17、发酵好的面团表面刷全蛋液。

18、烤箱上火170度,下火180度,烤35分钟。

19、出炉后立刻脱模晾凉。

20、超软450克吐司面包就完成了。

懒人版的南瓜吐司面包做法,香软拉丝,可以撕着吃的吐司面包

材料

高筋面粉340g 酵母4g

奶粉14g 细砂糖27g

盐4g 水214g

黄油27g

简单易做的吐司面包的做法步骤

1、除黄油外,所有材料放入钢盆中搅拌成团,且具有筋性时,加入黄油。继续揉面,将面团揉至“完成阶段”(可拉开较薄的膜,破洞后,洞边缘为光滑状)因为制作时没拍照片,不理解的可以到网上搜下,这种状态的样子。

2、面团揉好后,放温度32,湿度75的发酵箱,进行发酵。面团发酵至约两倍大。将食指粘面粉后,从面团中间刺到底,如果食指抽出后,指孔不回缩,就表示基本发酵完成了。

5、发酵好的面团放至面板上,平均分割150克一个,将面团滚圆后静至15分钟后,把面团擀成长条状,这是为把气泡排出尤其是边缘的气泡。然后卷成卷,再静止15分钟。再把卷好的卷擀成长条状,此时宽度要与模具同宽,卷成卷后三个一组放入450克的吐司模具中,卷的封口处要放在底下。再次进行发酵,发至8分满后就可以烤了。

6、烤箱温度:220度,时间:30分钟,考好取出后,轻震立即脱模放凉即可。

三、吐司面包的配方?

食材明细

干性材料:高筋粉 420克、盐 2克、糖 15克、酵母 6克

湿性材料:温开水 (约70度)80克、鸡蛋 一个、植物油 25克、牛奶 约160克。

450克吐司模子的山形吐司素油版,不用手套膜照样超级酥软。

注:牛奶的最终克重依据鸡蛋克重来定。干湿材料的比例为1:0.7。

即:牛奶=干性材料总和X0.7-温开水-鸡蛋-油

面粉的吸水性有少许差别。这是一个偏湿偏软的面团,请酌情调整比例。

这是一个450克吐司盒的山形吐司。如果做方形吐司面粉390-400克即可,其它材料按比例调整。

做法步骤

温开水搅匀。

加入鸡蛋一个,牛奶约160克,酵母6克。

揉匀后醒面20分钟。不用揉到表面光滑,材料揉匀即可。一般5分钟就可以。

醒完后揉面15分钟。

开始一发。定时30分钟。

30分钟后检查一发状况。戳洞不塌陷、不回弹,正好。

加入油25克,再次揉面约10分钟。让面团表面保留一些油光便于操作。

取出面团,均分三等分(不熟练可用称)。拿起一份面团双手往下聚拢拉出光滑表面。面团表面有少许油所以不沾,不用撒干粉。

把光滑一面冲下擀成长条。

然后叠被子(注意是叠三折)。以下所有操作光滑面永远冲下。

把被子转90度再擀成长条。

再叠被子。

把被子再转90度后再擀面成长条。

把被子再转90度g成长条,从远端往怀里卷起来,接口冲下放入吐司盒。

重复步骤8~14把另外两份面团整形完毕。不用g太精细,有个大致形状就行。动作要快,否则第一个面卷就发起来了。

盖上铝箔纸开始二发。如果是方形吐司可直接盖上吐司盖子。定时30分钟。

30分钟后检查感觉有点欠,刚过盒子口,又加10分钟。然后烤箱上下火210度预热10分钟。这次总二发时间50分钟。如果是方形吐司则面团九分满即可。面团尖可能已经粘住吐司盒盖子。不要硬打开,否则面团会拉破漏气。直接预热开烤。有两个面团太亲热了,挤成一家了。

盖铝箔纸上下火210度烤33分钟。

出炉。

脱膜、凉凉。

切开后的样子。手撕的感觉有木有?那是相当的酥软。

小窍门

这是一个基础面团。关键是温开水烫面和干湿比例。

可以整理成很多形状的面包,也可加喜欢的辅料做多种花式面包:葡萄干、蔓越莓、坚果、奶酪夹心等等。

食材明细

干性材料:高筋粉 420克、盐 2克、糖 15克、酵母 6克

湿性材料:温开水 (约70度)80克、鸡蛋 一个、植物油 25克、牛奶 约160克。

450克吐司模子的山形吐司素油版,不用手套膜照样超级酥软。

注:牛奶的最终克重依据鸡蛋克重来定。干湿材料的比例为1:0.7。

即:牛奶=干性材料总和X0.7-温开水-鸡蛋-油

面粉的吸水性有少许差别。这是一个偏湿偏软的面团,请酌情调整比例。

这是一个450克吐司盒的山形吐司。如果做方形吐司面粉390-400克即可,其它材料按比例调整。

做法步骤

温开水搅匀。

加入鸡蛋一个,牛奶约160克,酵母6克。

揉匀后醒面20分钟。不用揉到表面光滑,材料揉匀即可。一般5分钟就可以。

醒完后揉面15分钟。

开始一发。定时30分钟。

30分钟后检查一发状况。戳洞不塌陷、不回弹,正好。

加入油25克,再次揉面约10分钟。让面团表面保留一些油光便于操作。

取出面团,均分三等分(不熟练可用称)。拿起一份面团双手往下聚拢拉出光滑表面。面团表面有少许油所以不沾,不用撒干粉。

把光滑一面冲下擀成长条。

然后叠被子(注意是叠三折)。以下所有操作光滑面永远冲下。

把被子转90度再擀成长条。

再叠被子。

把被子再转90度后再擀面成长条。

把被子再转90度g成长条,从远端往怀里卷起来,接口冲下放入吐司盒。

重复步骤8~14把另外两份面团整形完毕。不用g太精细,有个大致形状就行。动作要快,否则第一个面卷就发起来了。

盖上铝箔纸开始二发。如果是方形吐司可直接盖上吐司盖子。定时30分钟。

30分钟后检查感觉有点欠,刚过盒子口,又加10分钟。然后烤箱上下火210度预热10分钟。这次总二发时间50分钟。如果是方形吐司则面团九分满即可。面团尖可能已经粘住吐司盒盖子。不要硬打开,否则面团会拉破漏气。直接预热开烤。有两个面团太亲热了,挤成一家了。

盖铝箔纸上下火210度烤33分钟。

出炉。

脱膜、凉凉。

切开后的样子。手撕的感觉有木有?那是相当的酥软。

小窍门

这是一个基础面团。关键是温开水烫面和干湿比例。

可以整理成很多形状的面包,也可加喜欢的辅料做多种花式面包:葡萄干、蔓越莓、坚果、奶酪夹心等等。

首先准备好材料1. 烤箱

2. 土司盒3. 案板4. 小碗3个(混合用)5. 面盆3个(揉面用)6. 保鲜膜(醒发时用)7. 量杯

其次是步骤

1先取一个事先准备好的面盆,往里面加入高粉(1300g)和面包改良剂(16g)混合均匀(我个人比较喜欢比较有嚼劲的面包,所以加了一些面包改良剂,用来改善面包的口感,让面包吃起来更加松软可口,更有筋道)。接着取一个小碗,将1000g牛奶和12g酵母混合均匀(牛奶和酵母混合后不会发生反应,所以大家可以安心混合哈)

先取一个事先准备好的面盆,往里面加入高粉(1300g)和面包改良剂(16g)混合均匀(我个人比较喜欢比较有嚼劲的面包,所以加了一些面包改良剂,用来改善面包的口感,让面包吃起来更加松软可口,更有筋道)。接着取一个小碗,将1000g牛奶和12g酵母混合均匀(牛奶和酵母混合后不会发生反应,所以大家可以安心混合哈)。

转载申明:点心网,欢迎分享,转载请注明出处!